台南人。寫字跟開咖啡店的人,試著在兩件刻苦的浪漫中完成一些實際的事。
國際記者聯盟估計,已有1.6萬至2萬名烏克蘭平民被關押於俄羅斯的非正式拘留中心與監獄系統,身分橫跨記者、醫生、公務員與普通村民,但在美國主導的各種戰爭談判中,他們的命運,從未被提起。
由守轉攻是民主對抗極權政府認知戰必要踏出的一步,無論是面對國內社會的信任維繫、對敵國民眾的真相傳遞、回擊極權的官宣,還是在國際輿論舞台爭取支持,三條資訊戰線缺一不可,也都不能失守。
「我認為最大的推動力,不是市場,而是真實的需求與威脅。這場戰爭影響了每一個烏克蘭人的生活。我們要建立這個(無人機國防自主)產業,要建立我們自己的防衛能力,我們不想再依賴他人。」
幾乎是從無到有,烏克蘭的無人機如今不只是前線進攻主力,更是歐盟取經、加強合作的原因。群眾募資、三班制、還能客製化,記者走進烏克蘭無人機「家庭工廠」,看見年產450萬背後的全民一心與中國供應鏈隱憂。
哪個國家能在敵方電子系統的壓力下,於戰場同時測試數以萬計的無人機與其他先進技術?「我相信未來5年內,每個國家都會爭相招攬烏克蘭的軍事專家、工程師、軍工產業的研發經驗與技術人才。這些經驗,我認為對台灣也極具價值。」
瞭解更多
瞭解更多
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!
開啟通知
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!
開啟通知